新闻资讯
咨询热线
400-023-4865传真:
kk体育国新办举行2021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
kk体育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2年1月20日(星期四)下午3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kk体育,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唐珂,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农田建设管理司司长郭永田介绍2021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并答记者问。
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天发布会主要向大家介绍2021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并回答大家提问。出席发布会的是: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先生,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唐珂先生,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先生,农田建设管理司司长郭永田先生。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是大寒,农谚讲“过了大寒又是新的一年”,马上就是新的一年节气轮回。下面我简要通报2021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
去年,是三农工作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第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发展环境,农业农村部认真贯彻习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扎实推动三农各项工作,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可以概括为:守住“两条底线”、实现“两个新提升”、取得“三个新进展”。
第一,粮食和农业生产再获丰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巩固向好。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粮食播种面积17.64亿亩、比上年增加1295万亩,产量13657亿斤、在高基数上增加了267亿斤。生猪生产全面恢复。截止到2021年底,全国能繁母猪存栏4329万头,产能回到合理水平。全年猪肉产量5296万吨、比上年增长28.8%,基本达到历史正常年份水平。同时,牛羊肉产量比上年增长4.1%,牛奶产量增长7.1%,水产品产量增长2%以上。蔬菜水果供应充足。预计全年蔬菜面积3.2亿亩、产量7.5亿吨,水果产量超过2.9亿吨,市场供应有保障。
第二,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的基础巩固向好。监测帮扶精准有力。易返贫致贫人口和突发严重困难户全部纳入监测范围,落实帮扶措施,确保一段时间内消除风险。衔接政策全部到位。中央层面确定的衔接政策全部出台,确定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并出台支持政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东西部协作、定点帮扶不断深化,启动“万企兴万村”行动。产业就业带动效果明显。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重超过50%,每个脱贫县都形成了23个优势突出、带动力强的特色主导产业,脱贫人口人均实现产业增收2200元以上。脱贫劳动力务工规模达到3145万人,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第三,聚焦“两个要害”,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新提升。种业振兴行动全面启动。开展了新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新收集农作物资源2.6万多份、水产种质资源4万多份,完成99.7%以上的行政村畜禽资源普查。启动实施新一轮遗传改良计划,自主培育3个白羽肉鸡新品种,种业自主创新取得重要进展。耕地保护建设持续加强。新建成高标准农田1.05亿亩,实施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7200万亩。同时,农机装备转型升级迈出新步伐,预计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2%,三大主粮机收损失率平均降低1个百分点。
第四,拓宽产业就业增收渠道,农民收入水平实现新提升。乡村产业加快发展。预计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超过17.7万亿元、增速超过10%,乡村休闲旅游业营业收入恢复性增长、比上年增加1000亿元左右,农产品电子商务零售额平稳增长。就业创业势头良好。全年农民工总量2.9亿多,比上年增长2.4%。新创建5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5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298个农业产业强镇,带动1560多万返乡农民工稳定就业。在产业带动、就业创业拉动下,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931元,实际增长9.7%,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2.6个百分点。同时,农业农村有效投资不断扩大,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14275亿元,比上年增长9.1%。
第五,强化统筹协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规划布局蓝图绘就。印发《“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配套制定14个行业规划和16个建设规划,描绘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美好图景。乡村建设有序推进。制定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预计超过70%,生活垃圾进行收运处理的自然村比例稳定保持在90%以上。乡村治理稳步加强。新创建100个示范乡镇、994个示范村,全面推广积分制、清单制等经验,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第六,聚焦重点发力,农业绿色转型取得新进展。编制实施《“十四五”全国农业绿色发展规划》,加快农业绿色转型。长江禁渔成效初显。强化退捕渔民安置保障,“护渔员”近1.6万人,非法捕捞行为得到初步遏制,长江水生生物资源恢复趋势向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扎实推进。化肥和农药使用量连续5年负增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农膜回收率、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预计分别超过88%、80%和76%,分别比上年提高0.4个、1个和1个百分点。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水平稳步提升。实施农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提升行动,新认证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2.6万个,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总体合格率97.6%。
第七,突出系统集成,农村改革取得新进展。重点改革任务集成深化。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阶段性任务,稳慎推进农村承包地、宅基地制度改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分别达到390万家和220万个。农业社会化服务覆盖面积达到16.7亿亩次、带动小农户超过7800万户。农产品贸易较快增长。进出口总额达到3041.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2%。其中,进口2198.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8.6%,出口843.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9%。
总的看,2021年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为开新局、应变局、稳大局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承上启下的一年,农业农村部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扎实有序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再有十天就是农历新年了,借此机会向各位媒体朋友们拜个早年,感谢大家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关注和支持,祝大家新年快乐、工作顺利!
今年我国的大事要事都很多,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特殊而重要。请问今年三农工作的整体考虑是什么?谢谢。
正如你所说,今年我国的大事要事确实很多,但风险挑战也不少,必须把三农这块压舱石夯得实之又实,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
我们提出在工作布局上,重点围绕“四稳四提”展开。一是粮食生产稳面积提产能。要稳口粮、稳玉米,扩大豆、扩油菜,打牢种子耕地农机基础,稳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是产业发展稳基础提效益。要稳政策、强设施,延伸产业链条,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开发乡村多元价值,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三是乡村建设稳步伐提质量。要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求好不求快,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促进乡村宜居宜业。四是农民收入稳势头提后劲。坚持产业带动、就业创业拉动、改革驱动,稳定农民增收好势头,坚决杜绝大规模返贫现象发生,促进农民富裕富足。
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抓好“四件要事”。一是千方百计稳定粮食生产。严格落实党政同责要求,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特别是即将到来的春耕中要落实好晚播麦促弱转壮等关键措施,打好夏粮丰收这场硬仗,确保全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二是攻坚克难扩种大豆油料。坚持多油并举、多措并施,扩种大豆,统筹抓好油菜、花生等油料生产。三是确保“菜篮子”产品稳定供给。加强北方设施蔬菜和南菜北运基地建设,稳定生猪基础产能,同时抓好其他畜禽、蛋奶和水产品生产。四是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重点是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发展壮大特色优势富民产业,加强脱贫劳动力就业帮扶,强化对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易地搬迁安置区的支持。
围绕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三个方面”,统筹推进“六项任务”。一是切实打牢种子耕地农机基础。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新建1亿亩高标准农田,加力推进农机装备补短板。二是做优乡村特色产业。建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现代农业产业园等产业发展平台,加强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持续抓好两个“三品一标”工作。三是统筹推进乡村建设行动。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稳妥有序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协调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推动改善通村组路、农村供水等基础设施。四是突出实效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重点加快推广运用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等治理方式,逐步推动解决高价彩礼等难题。五是坚持不懈推动农业绿色发展。以长江、黄河流域为重点,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持续抓好长江十年禁渔,深入实施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六是系统谋划推进新阶段农村改革。稳慎推进农村“三块地”改革,健全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谢谢。
大家都知道“米袋子”有省长责任制,“菜篮子”有市长负责制,请问去年开展的“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情况如何?下一步应该如何更好发挥作用,促进稳产保供?谢谢。
谢谢。大家知道,2021年农业农村部牵头,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10家“菜篮子”食品管理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根据《“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办法》,对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等36个城市“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落实情况进行了第二次考核。总体上看,各城市“菜篮子”产品生产供给总量充足,流通体系健全完善,质量安全水平向好,调控保障能力逐步增强,市民对“菜篮子”产品供给较为满意。但部分城市也暴露出自给能力下降,受新冠肺炎疫情、极端灾害性天气等影响,一些“菜篮子”品种价格短期上涨等问题。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力度,以考促建,以评促用,督促36个城市压紧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加强“菜篮子”工程建设,紧盯春节、冬奥和“两会”等重要时点,督促推动各大中城市把“菜篮子”工作抓紧抓好。一是向各省(区、市)人民政府通报考核结果,对连续两次考核优秀的城市予以表扬,对发现的问题一对一反馈,要求各城市结合考核意见,认真对照检查,明确整改责任、时限和措施,切实加强“菜篮子”工程建设,进一步推动“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落实。二是发挥好考核指挥棒作用,优化完善考核内容,更加突出生产能力和市场调控能力建设,更加强调做好重要时点期间的保供稳价工作,推动健全考核激励约束机制,全面推进地级市考核。三是充分发挥联席会议统筹协调作用,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及时开展会商分析、信息发布、联合应对,抓实抓细“菜篮子”工作。推动健全完善省级工作机制和政策体系,建立省际应急联动机制,形成政府牵头主抓、部门协同配合、社会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切实做好“菜篮子”各项工作。谢谢。
有两个问题。首先,2022年中国将扩大大豆生产,这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但是大豆和玉米主产区,农民往往会在两种作物中二选一,如何确保大豆面积增长的同时玉米种植面积不会减少,政府是否考虑转基因玉米商业化来解决相应的玉米供给问题。第二个问题关于小麦,由于小麦会感染呕吐毒素,而且雨季导致新一季的小麦晚播,能不能介绍一下今年小麦种植情况?今年的小麦产量会不会受到影响?谢谢。
谢谢你的提问,第一个问题我先回答,第二个问题请种植业司潘文博司长回答。感谢你关注转基因问题。解决中国农产品供给问题,大豆是很重要的一个品种,从转基因来讲,农业转基因技术是新一代生物育种技术的重要方面,也是发展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新技术。关于中国转基因的应用问题,我这里给你介绍三点情况。
第一,转基因育种科学严谨。我国在农业转基因领域已经建立了一套自主研发体系和生物安全保障体系,获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具备产业化应用前景的抗虫耐除草剂玉米和耐除草剂大豆等新品系。
第二,转基因品种管理严格规范。农业转基因生物通过科学、依法评价后才能获得安全证书。同时还要依据《种子法》有关规定进行品种审定和取得种子生产经营许可后,才能生产种植。
第三,转基因品种产业化应用试点有序进行。为解决当前农业生产中面临的草地贪夜蛾和草害问题,去年我们对已获得生产应用安全证书的耐除草剂转基因大豆和抗虫耐除草剂转基因玉米开展了产业化试点,目前看进展比较好。我们讲比较好,至少有三点可以表明:一是试点转基因品种特性优良,节本增效优势明显。转基因大豆除草效果在95%以上,可降低除草成本50%,增产12%。转基因玉米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效果可达95%,大幅减少了防虫成本。同时,转基因玉米籽粒中霉菌毒素的含量低,品质也好。二是试点的转基因大豆和玉米对生产环境无不良影响。种植转基因玉米减少了杀虫剂使用,促进了生物多样性。三是试点实施“统一供种、统一收购、统一技术规范”管理,定期开展巡查指导和监督检查,严防非法扩散。
目前,我们正在对《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等四个部门规章进行修订,明确转基因作物产业化应用的有关规定。我们将会同相关部门,继续本着尊重科学、严格监管、依法依规、确保安全的原则,稳妥有序推进转基因等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推动种业高质量发展。谢谢。
对你刚才提到的大豆面积增加、玉米面积会减少这个问题作个补充。大豆、玉米都是旱地作物,一个是豆科,一个是禾本科,在耕地资源丰富的条件下,两个作物年际间轮作,既利于种地养地,又有利于高产稳产,但是在耕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两个作物就有争地的矛盾,这是个现实问题也是个难题。我们为推进玉米和大豆兼容发展、协调发展,乃至于相向发展,做到鱼和熊掌兼得,现在看既要在增量上做文章,又要在耕作制度、种植模式上找办法。近几年各地进行了有益探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比如说2003年开始,我部组织开展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试点,通过改单一作物种植为高低作物搭配间种,改等行种植为大小垄种植,改作物连种为年际间的轮作,将传统的间套种技术与机械化、标准化的种植融合创新,能高效利用光温资源,充分发挥边行优势。比如说两行玉米间套四行大豆,农民讲玉米行行是边行,株株是单株,通风透光条件非常好,玉米基本不减产,增收一季大豆。比如,2021年内蒙古包头带状复合种植,平均一亩地的春玉米产量能达到802公斤,套种的春大豆产量能达到91公斤;河北藁城带状复合种植,平均1亩地的夏玉米能达到517公斤,夏大豆达到102公斤。全国的大豆平均单产水平130公斤左右。所以说玉米没有减,多收了一季大豆。
我们统计,2021年全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已经达到700多万亩,所以这个模式现在已经基本成熟。下一步,我们将在适宜品种、适宜机具、适宜除草剂等环节进一步完善提升,最大限度发挥这种模式的潜力。这是今年农业农村部在扩大大豆油料生产中主推的最主要的技术措施。我们力争今年新增面积1500万亩。
刚才你还提到小麦呕吐毒素的问题,也提到今年小麦产量问题。去年夏收小麦质量总体较好,小麦的质量受病虫害、收获时期的天气状况等多种因素影响。去年小麦条锈病、赤霉病防控及时,防控效果好,加之中后期天气晴好利于灌浆成熟,没有出现“烂场雨”,小麦质量整体是好的。主产区安徽一等麦的占比超过85%,市场反应也可以体现出来,加工企业收购积极性高,收购价格好。但部分沿江地区是小麦赤霉病的病窝子,也就是这些区域常年赤霉病发生比较重,主要是受当地多雨潮湿的气候影响。赤霉病发生重,呕吐毒素可能就偏多。我们监测去年这一区域赤霉病的病穗率在30%以上的面积有100万亩左右,占全国小麦面积的0.3%左右。这部分小麦基本上都是定向收购,主要用于加工工业酒精,没有进入食用环节或饲用环节。
关于今年小麦生产,去年冬麦区发生了非常严重的秋汛,小麦播期普遍推迟。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及时出台了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各地采取了超常规举措,全力以赴抓好秋冬种。据农情调度,冬小麦的播期虽然晚了一点,但面积基本落实了,基本保持稳定。基层同志讲,今年大部分小麦都能够足墒播种,特别是常年一些播不下去的旱地麦今年也播上了,而且出苗较好,晚播麦的地块加大了播量。今年11月份、12月份气温总体是偏高的,所以冬前的积温偏多,小麦冬前生长好于预期。
当前的主要问题是晚播麦比例比较大,冬前的苗情长势确实弱。专家分析,小麦的生育期比较长,回旋余地很大,过去也有播期推迟的时候,只要冬前播下去了,开春后管理措施跟得上,夺取丰收还是有希望的。
刚才曾总师讲到,今天是大寒kk体育,农谚讲“大寒三白定丰年”,大寒这一天下雪了,是个好兆头,但是还有一句话“天有不测风云”,我们要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的思想,按照中央要求,已经制定了保夏粮小麦丰收工作方案和技术预案,一开春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就把力量扑下去、压下去,立足“早”字,抓好“促”字,增肥追肥、促弱转壮,防病控草促健壮,千方百计夺取今年夏粮小麦丰收,为全年粮食稳定发展赢得主动。谢谢。
习强调,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建造良田关键是把高标准农田建起来。请问目前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如何?2022年有什么考虑?谢谢。
你提了一个大家十分关心的问题。2021年我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着力推动建设1亿亩高标准农田,以提升耕地质量、提高粮食产能为主要目标,优化建设布局,多方面加大投入。根据最新调度情况看,去年全年建成1.0551亿亩高标准农田,同步发展2825万亩高效节水灌溉。这两个数字分别占年度建设目标任务的105.5%和188.3%。
高标准农田建设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成效,为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的基础支撑作用。一是进一步夯实了国家粮食安全基础。建成后的高标准农田农业生产条件显著改善,抗灾减灾能力明显提升,重灾区少减产、轻灾区保稳产,无灾区多增产。通过建设形成了一大批旱涝保收、高产稳产,一季千斤、两季吨粮的优质良田,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
二是加快了农业转型升级。高标准农田的灌排设施、农机道路等相关设施更加完善,有效推动了土地规模经营和机械化发展。根据我们调查,高标准农田项目区比非项目区的机械化水平提高1520个百分点,规模经营土地流转率提高30个百分点,新型经营主体占比提高20个百分点以上。
三是有效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高标准农田建设促进了农业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实现资源可持续化利用。节水、节肥、节电、节药效果十分明显。根据我们调查,一般节水都达到20%-30%,节电达到30%以上,节药达到19%,节肥达到13%。
四是促进了农民增收。高标准农田建设既可以显著提高效率、增加产出,同时又可以有效节约和降低生产成本,“一增一减”亩均节本增效可以达到500多元,项目区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
2022年,我部将坚决贯彻落实习关于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央一号文件的部署,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把农田建为良田。
一是扎实落实好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去年8月,国务院批复实施了《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明确了今后十年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目标任务和重要举措,我们将指导各地抓紧编制本地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加快构建国家、省、市、县四级农田建设规划体系,确保到2022年累计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以此稳定保障1万亿斤以上粮食产能。到2025年建成10.75亿亩高标准农田,同时改造提升1.05亿亩高标准农田,以此稳定确保1.1万亿斤以上的粮食产能。
二是加强资金保障,提升建设质量。积极推动完善多元化筹资机制,在进一步争取增加中央投入的同时,指导支持各地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农田建设筹资渠道,构建政府投入为主、金融资本、社会资本等广泛参与的多元化筹资机制,加大农田建设投入,提高建设质量,确保建一亩、成一亩。
三是进一步调动各地建设主动性和积极性。推动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压实地方政府责任,加强日常监督和年度评价;运用好国务院督察激励措施,对进展快、成效好的地区将在督查激励中予以激励和支持,对没有完成任务的地区进行约谈通报,督促整改,确保高质量把中央部署落实到地。
在此,借此机会感谢各方面媒体记者去年一年来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高度关注、广泛报道、热情支持,为我们开展农田建设的工作营造了良好氛围。同时,也诚挚地欢迎在新一年里各位媒体记者继续关注、支持农田建设工作。谢谢。
春节即将来临,冬奥会、冬残奥会即将召开,大家很关心蔬菜等“菜篮子”产品的稳产保供情况如何?下一步会采取哪些针对性措施。去年以来,猪肉价格有所回落,是否会出现“猪贱伤农”的情况?谢谢。
谢谢。“菜篮子”产品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是重要的民生商品。综合各方面情况看,今年春节和冬奥会、冬残奥会期间,肉蛋奶果菜鱼供应总量充足,完全可以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2021年我国生猪生产恢复目标任务提前半年完成,猪肉产量显著增长,基本回到历史正常年份水平,牛羊肉、禽肉、奶类产量均创历史新高,渔业生产稳定,水产品产量充足,畜禽水产品供应都有充分保障。柑橘等水果大量上市,苹果、梨等水果库存充裕,水果市场总量足、品种多,价格较为稳定。当前全国蔬菜在田面积8000万亩左右,同比增加200多万亩,预计未来3个月蔬菜供应总量1.7亿吨,同比增加350万吨,加上冬储蔬菜,可供每人每天约3斤菜。但受汽柴油价格上涨、季节性因素影响,预计菜价将比较坚挺。
后期部分地区可能会出现阶段性不利天气,农产品保供稳价面临的压力较往年偏大。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积极采取针对性措施,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一是稳定生产。分区分类抓好“南菜北运”基地、北方设施蔬菜大省、大中城市等重点地区冬春蔬菜生产,持续抓好畜禽水产养殖,不断提升“菜篮子”产品市场供应能力。二是畅通流通。会同有关部门严格落实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积极协调产区和销区构建“点对点”对接关系,确保“菜篮子”产品产得出、运得走、供得上。三是抓好应急。紧盯重大节日、重大活动和雨雪冰冻等极端天气等特殊时段,加强生产情况调度和市场动态监测预警,指导督促各地特别是大中城市制定好应急保供预案。四是确保安全。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加大抽检力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按照冬奥组委统一部署,加强直供冬奥农产品基地质量安全管控,配合相关部门做好食源性防控,保质保量完成各项任务。
关于“猪价”情况:2021年生猪价格高位逐步回落,从1月份每公斤35.8元回落到12月份的17.59元,12月份猪价依然高于每公斤15.5元的平均生产成本2元左右。从生猪养殖收益看,除610月份亏损外,其余7个月均盈利较多,按出栏量加权平均计算,全年每出栏一头生猪仍有564元的利润,高于正常年份200元左右的盈利水平。全行业来说,2021年生猪养殖依然是丰收年。谢谢。
在脱贫攻坚过程中,产业扶贫发挥了重要作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依然要发挥产业的作用。请问目前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发展情况如何?下一步农业农村部有哪些安排?谢谢。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发展产业是重要基础。去年以来,农业农村部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主动扛起责任,强化政策扶持,加强指导服务,健全工作机制,去年脱贫地区产业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为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提供了有力支撑。
第一,壮大了一批特色主导产业。我们监测832个脱贫县每个县都形成了2-3个优势突出、带动力强的特色主导产业,产业规模稳步扩大,产业布局由“多点分布”向“带状集聚”转变。去年,脱贫地区特色主导产业产值超过1.5万亿,农产品加工产值8000亿左右,有300多个脱贫县的单一主导产业产值超过10亿元。
第二,打造了一批集聚发展的产业园区。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园区化、集聚化发展取得重要进展,累计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48个,建成农业产业强镇318个、“一村一品”示范村镇974个。在各类产业园区带动下,各级财政安排衔接资金1400多亿元用于产业发展,主导产业特色保险覆盖率超过70%。
第三,培育了一批联农带农的经营主体。脱贫地区累计发展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5万家、农民合作社72万家、家庭农场80多万个,辐射带动脱贫人口近3000万人,人均实现产业增收2200元以上。龙头企业引领、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跟进、脱贫人口广泛参与的产业带动格局基本形成。
第四,创响了一批小而精的特色品牌。脱贫地区品牌意识不断增强,品牌溢价已成为脱贫人口获得更多收益的重要来源,累计注册商标(品牌)数量达到5.3万个,认证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数量近1万个。像四川苍溪猕猴桃、内蒙古兴安盟大米、湖南永顺莓茶等一大批特色农产品品牌享誉全国。
总的看,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发展不断壮大,有力拓宽了脱贫群众就业增收渠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更加牢固。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守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要求,以提升特色产业规模和质量、提高脱贫人口经营性收入为目标,以实施特色产业提升行动为抓手,突出全产业链开发、龙头带动和联农带农,做实产业规划,落细帮扶政策,优化指导服务,发展壮大一批能更多带动就业的特色优势产业,确保脱贫成效更可持续。谢谢。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农业农村部门的底线任务,去年粮食产量再创新高,粮食安全基础进一步巩固。请问今年农业农村部在稳定粮食生产上有哪些考虑?
2021年我们克服了新冠肺炎疫情起伏不定、春季低温、夏季洪涝、严重秋汛、局部干旱、病虫害等困难挑战,粮食喜获丰收,产量达到13657亿斤,再创历史新高,实属不易,对国家开新局、应变局kk体育、稳大局起到了至关重要作用。
今年年份特殊,夺取粮食丰收意义重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都强调,保障好初级产品供给是一个重大战略性问题,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供给是不容有失的底线任务。农业农村部将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千方百计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产量继续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在目标任务上,进一步巩固粮食产量,优化粮食结构。重点是做到“两稳两扩”,稳口粮、稳玉米;扩大豆、扩油料。在稳口粮上,稳定水稻、小麦两大口粮作物生产,抓好南方双季稻,千方百计夺取夏收小麦丰收。稳玉米上,着力提高玉米单产,巩固提升产能。在扩大豆上,构建合理的玉米大豆的轮作制度,引导东北地区扩种大豆。在西北、黄淮海、西南、长江中下游等适宜地区,大力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在扩油料上,坚持冬油菜,春油菜、花生、油葵、芝麻等多油并举。扩面积、提单产多措并施。
一是强化责任落实。落实好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制定出台省级党委政府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办法,落实主体责任。今年经国务院审定后,我们将继续下达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层层压实地方责任,确保今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7.6亿亩。
二是加大政策支持。今年国家对粮食生产支持力度将继续加大,落实好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稳定农民收益预期。统筹实施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和稻谷补贴,扩大耕地轮作、粮食绿色高产行动、农业社会化服务等政策覆盖范围,调动地方政府重农抓粮和农民务农种粮积极性。
三是精准指导服务。总结去年抓粮食“四个一”工作打法,继续按照一个区域一个区域、一个环节一个环节、一个季节一个季节、一个作物一个作物推进各项措施落实,制定分作物分区域分品种技术意见,开春后开展部领导包省包片联系指导和科技小分队蹲点指导,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的力量全部压到生产一线去,确保各项措施落到位、落到田。
四是抓好防灾减灾。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思想kk体育,树立底线思维,忧患意识,针对“拉尼娜”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我们已经制定了应对预案、技术方案,国家也将加大对防灾减灾救灾的支持力度,指导支持地方做好技术准备、物资储备,落实好抗灾增产的关键技术措施。同时,提早下拨重大病虫害的防控资金,落实草地贪夜蛾“三区四带”防控措施,准备充足药剂药械,做到有备无患。
春节后一上班,我们就准备召开全国春季农业生产会议,全面动员部署春季田管和春耕备耕,迅速掀起春季农业生产热潮,全力抓好冬小麦促弱转壮的各项措施落实落地,全力打赢夏粮生产这一仗,为全年粮食丰收奠定基础。谢谢。
近期化肥价格持续走高,请问农业农村部是否有应对措施?如何保障农民生产积极性。目前春耕即将开始,对于今年春耕形势农业农村部有何判断?谢谢。
我先回答你的第一个问题。化肥、农药等都是关系国家粮食安全的特殊商品,确实像你所说的,2021年以来农资价格上涨比较明显,2021年10月份尿素、磷肥、钾肥、复合肥等价格均涨至近十年新高。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相关部门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障化肥供应,并通过一次性补贴弥补种粮成本的上涨,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在一系列保供稳价措施推动下,化肥价格高位回落。12月份,尿素平均出厂价每吨2481元,环比跌3.5%,同比涨41.9%;磷酸二铵平均出厂价每吨3520元,环比跌1.7%,同比涨44.3%;氯化钾平均出厂价每吨3190元,环比持平,同比涨57.9%;国内复合肥平均出厂价每吨3238元,环比跌1.1%,同比涨47.2%。今年1月化肥价格环比是基本平稳的。
农业农村部高度重视农资市场保供稳价,成立农资保供专班,组织开展奋战200天全力做好冬春农资保供工作,加强农资供需调度、市场行情监测、协调解决困难,着力保障“菜篮子”生产和春耕春播春管顺利开展,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具体来说有五条措施:
一是提前研判需求。组织专家协会会商,及早研判春耕期间化肥市场需求,为企业安排生产计划提供参考。二是密切监测市场变化。密切关注化肥、农药、种子等主要农资企业开工率、库存、价格等情况,及时研判分析波动原因。三是做好原料保供。配合发改委、工信部等部门,切实保障化肥等农资企业正常生产,畅通物流运输和末端配送,做好化肥储备工作,稳定市场供应。四是推动科学施肥。向农民普及科学施肥知识,倡导有机肥替代化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等科学施肥技术,提升施肥专业化、集约化水平和肥料利用率。五是保护农民种粮收益。落实好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适当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缓解农资成本上涨影响,给种粮农民吃上“定心丸”。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密切关注化肥市场形势变化,积极推动保障化肥生产要素供应,提高企业产能利用率,强化储备调节作用,畅通化肥运输配送,维护市场流通秩序,大力推进化肥减量增效,切实做好化肥供应和价格稳定工作。谢谢。
对春耕形势我做点补充。今天是24节气的大寒,是一年最冷的时候,现在冬小麦大部分处在越冬期。预计冬小麦2月下旬开始返青,3月20日春分前后将进入田管的高峰。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那时候才进入田管的高峰。对春播来说,全国大部分还处于春耕生产准备阶段,我们国家地域广,华南2月下旬早稻开始浸种育秧,长江中下游3月份开始育秧,东北“五一”前后玉米、大豆开始播种,所以现在都属于备耕阶段。
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正有力有序推进备春耕工作。主要有以下几项工作:一是抓住冬季农闲时间,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开展冬季农民大培训。二是调度春耕春管的农资,调剂调运紧缺品种,同时检修调试农机,保障春耕生产需要。三是及时研判春季气象条件,组织专家开展苗情墒情病虫情的调查,制定下发有针对性的技术意见。从目前来看kk体育,化肥等农资价格偏高,种子、化肥、农药这些农资供应量是充足的,能够满足春耕生产需要。
下一步,我们将坚定抗灾夺丰收的信心不动摇,以背水一战的态度、超常超强的力度,分区施策、分类指导,环环紧扣抓好春耕备耕各项工作,开春后迅速掀起春耕热潮,确保全年粮食和农业生产开好局、起好步。谢谢。
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2022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请问农民增收面临哪些新形势?农业农村部对此将采取哪些举措?谢谢。
谢谢你的提问。促进农民增收,是农业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这些年,包括去年,农业农村部按照中央决策部署,采取了多种措施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
2021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931元,实际增长9.7%,这个成绩来之不易,是在克服严重自然灾害、农资价格上涨、新冠肺炎疫情散发等多种不利因素影响下取得的,实属难能可贵。同时,我们也看到,农资价格仍在高位运行,农民外出就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确保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面临很大压力。今年农业农村部将把农民增收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从工作来看,主要是抓好四个方面:
第一,提质增效促增收。通过实施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让优质农产品卖得出、卖上好价钱。
第二,节本增效促增收。强化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支持,发展以农机作业为主的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推广节水节药节肥等技术模式,为小农户提供代耕代种、病虫统防统治、肥料统配统施等服务,降低生产成本。
第三,壮大产业促增收。重点是发展乡村产业,特别是要聚焦农业多种功能,乡村多元价值,大力发展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的农产品加工业、乡村休闲旅游业等,培育农村电商实体和网络直播等新业态,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增收。
第四,落实政策促增收。重点是适当提高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完善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深化农村改革,让农民更多分享政策红利。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