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咨询热线
400-023-4865传真:
两会话农业以科技赋能 稳住农业基本盘kk体育
kk体育食为人天,农为正本。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基础支撑在“三农”,迫切需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针对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进一步部署。如何推进农业现代化一时间成为两会期间代表委员热烈讨论的热点之一。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产业发展、乡村振兴,都离不开科技创新和科技支撑。对于如何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所长孟平红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表示kk体育,让科技创新引领农业现代化建设,为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为农业赋能,为产业赋能kk体育,以科技驱动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才能走向农业高质量发展之路kk体育。
她提到,2020年,贵州省农科院多个专家团队深入贵州60余个县开展技术服务,研究蔬菜“321”高效种植,研究“农业4.0”,为“9+3”贫困县、蔬菜重点县带去科技力量,在农业产业帮扶、科技兴农、科技助农、科技扶贫等方面取得了喜人成绩。
她建议科技部设立西部高原现代高效农业科技创新专项,重点支持西部优势特色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对农业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项目给予长期稳定支持,在良种、良法、良技上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她认为研发出新品种kk体育、新技术kk体育、新成果并转化应用,才能真正为农业现代化提供科技支撑。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院长蒋小松也认为农业现代化离不开科技的支持。他曾向媒体表示,“大国小农”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情,中小农户是农业农村的主体和稳固力量,但该群体依靠自身很难发展现代农业,迫切需要全面提升中小农户生产经营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其实现专业化、产业化,进而全面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他认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农业科技创新具有长期性、公益性特点,唯有始终不渝地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成果转化应用,才能为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提供持续坚实的科技支撑。
农业发展、乡村振兴都离不开人才和科技支撑。孟平红代表认为农业科研机构是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农业科研人员是农业科技创新的主力军,迫切需要农业科研单位和科技人员拿出更多更好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来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用科技助力现代山地高效特色农业发展。
她希望,国家可以在政策、人才、项目、平台、资金、学科建设等方面对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农业科技支撑体系予以重点支持。她建议人社部实施西部农业科技创新特岗人才计划,培养西部农业高层次人才,增加高端人才培养的数量,提高工资待遇,激活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最大化发挥高层次人才的作用,避免“孔雀东南飞”,培养造就“永久牌”的农业科技队伍,实现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研究员赵晓燕也认为农民不仅需要有人面对面讲理论,也需要手把手教技术,所以,培养和教育应用型科技人才对乡村振兴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道德模范张青彬则提出另外的方向,他更关注农民队伍本身。他表示,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对农民的素质要求已从劳力型向技能型转变,呈现出职业化新趋势,我国各地农村也逐渐涌现出一定数量的新型职业农民。由此他建议,培育壮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有效提升现有农民职业教育水平和质量,并作为全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指标,应给予重点扶持。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到,要继续把农业农村作为一般公共预算优先保障领域。中央预算内投资进一步向农业农村倾斜。各地区各部门要进一步完善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
全国政协委员、中山大学教授刘昕向媒体表示,应进一步加快健全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高度重视农业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规范农产品生产过程和流通环节质量安全监管,把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纳入标准化管理轨道,逐步形成与国际接轨的国家农业标准化体系,加快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监管机制,提升农业综合经济效益。
蒋小松代表也建议要制定倾斜政策,支持中小农户发展。他希望通过设施设备改造、技术更新和专项培训,提升中小农户标准化生产经营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使传统中小农户逐渐向现代家庭农场转变,传统农民逐渐向职业农民转变。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种质资源保护有了政策倾斜,文中指出,要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和优良品种选育推广,开展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也对种质资源保护非常重视,提到要打好种业翻身仗。孟平红代表对此表示,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要想打好种业翻身仗,重点是抓好种子资源库和种业基地建设。她建议将贵州高原农业生物种质资源库建设纳入国家级种质资源库建设支持名单,加强贵州喀斯特地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杨淼)